2月11日午后,港股正荣地产、正荣服务出现闪崩,跌幅一度超过80%。14时后,两公司股价开始缓慢回升。截至收盘,正荣服务报1.73港元,跌57.7%,市值蒸发24.5亿港元;正荣地产报1.23港元,跌66.4%,市值蒸发106.1亿港元。
两只个股一天合计蒸发了130亿港元,换算成人民约106亿元。据了解,一张崭新的100元面额人民币约1.15克,一吨一百元人民币大约有8696万元,也就是说有将近120吨的人民币灰飞烟灭了。
盘后,正荣地产港股公告称,1月累计合约销售金额约为人民币78.97亿元,合约销售建筑面积约为491034平方米。
陷美元债危机,实控人被强制平仓?
百亿港元市值蒸发并非无迹可寻。正荣集团美元债于2月10日下午开始下跌。当日,有传闻称,正荣地产资金紧张,不能按照计划赎回上述永续债。
受此消息影响,2月11日下午,国内发行的企业债券“20正荣03”跌逾20%,盘中临时停牌。
对于上述传闻,正荣地产午后回应道,公司将按原计划赎回2亿美元永续债,相关传闻不实。对于股价大跌,正荣地产表示,今日或有机构恶意做空再买入,公司正在进一步了解股价下跌原因。
盘后,有媒体称正荣地产实际控制人欧宗荣的部分持股被强制平仓。据港交所资料显示,目前欧宗荣拥有正荣地产54.71%的股权以及正荣服务63.26%的股权。
实情如何?正荣地产相关人士向财联社记者表示,目前了解到有投资人平仓触发股价加速下跌,并非实控人平仓触发,具体情况还在了解。
海通国际看好正荣服务精准踩点大跌
与此同时,海通国际也因研报精准“踩雷”被置于风口浪尖。股价大跌之前的2月8日,海通国际发表行业研报,唱好正荣服务。不仅如此,一年内发表多份正荣服务研报的海通国际,几乎是其最大的看多者。
研报指出,海通国际旗下关注的23家物业管理企业,2021年实现了合约面积与在管建筑面积超去年同期增速的高速增长,对于这些头部企业的并购能力和管理能力予以看好。
在研报中,海通国际特别推荐了包括正荣服务在内的3只地产服务股,称正荣服务对关联交易谨慎,无配股情况下现金流依然充足。
维持正荣服务优于大市评级,予以目标价8.09港元/股,对应2021年P/E为12倍,预期2022年P/E为8倍。而2月7日,正荣服务收盘价3.67港元,只有海通予以目标价的一半左右。